您现在的位置:妇联网>>创业女能人>>正文
记民间发明家林爱惠
作者:翁飞 文章来源:宁德网 更新时间:2012-10-17 15:59:52


   她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,却凭借自己灵巧的双手和不服输的韧劲,捣鼓出了一个护理病人的“爱心床”,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可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。即使面对亲人的不解、村民的嘲讽、窘迫的家境和微薄的学识,她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——让这个为父亲发明的“爱心床”造福更多的老人,化这份“小爱”为“大爱”。

  她就是福安市城阳乡雁塔村村民、43岁的林爱惠。

  孝心激发创造灵感

  这几日,林爱惠正准备启程到北京一家养老院去推介自己的“爱心床”。这张看似普通的护理床却是“机关重重”,不仅可以自动升降,并且床上安置有座便器,行动不便的病人,尤其是瘫痪在床或手术后的病人要解手方便时无需下地,方便后可直接用自来水冲洗,还能用配置的管道清水冲洗下身,免去了护理人员的劳作之苦。

  回忆起发明“爱心床”的初衷,林爱惠满脸伤感:“2001年正月,父亲在厨房中突然摔倒,左腿骨折并引起脑血栓,此后便一直瘫痪在床。尽管大家终日在床边照料,但父亲大小便不能自理,狭小的房间里常常弥漫着难闻的气味。时间一久,父亲背上长出了脓疮,叫苦不迭。”父亲的痛苦,林爱惠看在眼里,疼在心头。于是,她决定一定要做一张能够解决卧床病人排泄困难的护理床。

  发明路上举步维艰

  2002年10月,父亲病故。林爱惠化悲痛为力量,开始了自己的发明之路。不会画图,所有的构思、修改都在脑海中完成;不懂机械原理,就一次一次反复尝试。为了尽早完成设计,她将自己关在小屋里整整一个月,最后头痛欲裂,难以忍受。而她的这一举动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,村里的流言蜚语也接踵而来,“农村妇女能搞出什么发明?”

  “我也曾想过放弃。”林爱惠告诉记者,但一个故事又让她重燃信心。当时,央视《社会记录》栏目播放了一期节目,北京一位卧病在床的老人,因为排泄问题,弄脏了空气环境,成了“污染源”,被邻居告上法庭。林爱惠看了这期节目,心想:“要是有‘爱心床’就好了,社会上有太多类似的情况了,我一定要把‘爱心床’搞出来。”

  于是,顶住非议,林爱惠又回到了小屋中,她的这种韧性最终也感动了她的丈夫。一把钢尺、一把铁锤、一把钢锯,这是她所有的工具,多少个日夜,她对着那一堆废铁敲敲打打,也数不清手上被钢锯磨出多少血泡。2004年7月,第一台护理床终于艰难地诞生了。看着这个耗费了自己无数心血的结晶,林爱惠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。

  期盼大爱播洒人间

  2004年8月14日,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,林爱惠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。2005年9月7日,她又盼到了梦寐以求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。

  但是林爱惠依然有一个未了的心愿:“这个‘爱心床’还未得到推广,还没有真正走进有需要的家庭,为病人和护理人员减轻痛苦。”

  为了推广“爱心床”,几年来,林爱惠不舍得吃不舍得穿,还借了不少钱,也跑了不少企业、单位寻求对接。通过省市各级妇联、民政部门的帮助,她的“爱心床”还先后两次被推荐参加了“6·18”展示,并在第二届“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”获得了银奖。她不断改进产品,力求让老人们使用更舒适方便。如今“爱心床”已经推出第五代产品,与纯手工的第一代相比已是天壤之别。她还通过自学电脑网络等手段开始寻求企业一起合作开发推广“爱心床”。

  在林爱惠的办公桌面上,堆积着一叠准备寄给北京各家养老院的产品推介信,这一封封信件饱含了林爱惠的希望,她告诉记者,这条推广之路,她将继续走下去,期望有爱心企业和她合作。“山崖瘠土育苍松,久抗霜寒启翠容。”这是林爱惠为自己作的两句诗,她也以此为勉继续自己的“大爱”之路。

文章录入:孙孟沁    责任编辑:孙孟沁 
Copyright © 2010 - 2011 99365365 ndfl.gov.cn 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建立镜像!
制作: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[宁德网合作网群]
联系电话:0593-2079166 传真号码:0593-2363788 闽ICP备11004103号